試管嬰兒技術已廣泛應用於不孕症的治療中,但有時成功率較低,影響成功與否的關鍵在於卵子的數量和品質,子宮內膜厚薄,胚胎著床等,試管嬰兒治療無法完全克服高齡所導致的不孕症。

中醫月經周期療法根據氣血陰陽在月經期(行經期),經後期,經間期(排卵期),經前期的消長,給予標本兼顧,育腎暖子宮,暖宮益衝任,有助於IVF後受孕機率提高。

 

中醫月經週期分為:

1.行經期:月經的來潮是月經週期的開始,基礎體溫(BBT)由高溫相下降。中醫認為是袪舊生新的時期,除舊務必徹底,留得一分瘀血,便影響一分新血萌生。此期經常容易有月經排得不順暢,造成瘀滯,或是氣滯、血熱造成經血量增多,經期延長,或月經提早來,一直來不停,所以行經期以理氣行滯與活血化瘀為治療法則。

 

2.經後期:是指行經期結束,到排卵期的這一段時間,相當於濾泡發育成熟階段,子宮內膜顯著增殖,又稱經後濾泡期。血、陰、精是經後期調理的重點所在,目的在於滋養濾泡,使卵泡發育成熟,順利進入經間排卵期。所以養血,滋陰,補虛為治療原則。

 

3.排卵期:正常者排卵期是月經週期的第14天左右,此時是腎之陰精發展到一定程度。排卵期臨床觀察排卵日,目的在於受孕,排卵的日期應在錦絲狀帶下突然減少的一天,而在排卵的兩天內最易受孕,所以用活血化瘀加入調補腎陰腎陽的藥物來促進排卵。

 

4.經前期:經間排卵期到行經期的一段時間內,稱為經前期。15-24天相當於黃體成熟期,黃體分泌大量黃體素和雌激素共同作用於子宮內膜,使之繼續增厚,第25-28天相當於黃體退化期,如果沒有受精卵或受精卵沒有著床,雌激素和黃體素均下降,最終導致子宮內膜的剝落而開始下一個月經週期。由於黃體素的作用,身體的溫度會升高約0.5C,有暖子宮溫養子宮用。經前期常見心肝氣火偏旺的狀態,如頭痛,胸悶,心煩,失眠,乳房脹痛等。經前期以理氣為主,在於為行經期作準備,使月經來潮能排得順暢,同時此期間有經前症候群的朋友們,心肝氣鬱的反應明顯,藉此一併調理。

 

李佳鴻 中醫碩士 回春中醫診所 新北市板橋區國光路17號    (02)29667970

 

arrow
arrow

    sun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