乾癬的發生,血熱(身體內滯留致病因子,在一定程度下,引起發熱)是關鍵因素,是發病的主要根據,然而血熱的形成,是與多種因素相關的。或因七情內傷(情緒方面),氣機壅滯,鬱久化火,以致於心火亢盛,而心主血脈,心火亢盛則熱伏營血;或因飲食失節,過食腥葷動風的食物(垃圾食物、油炸辛辣、芒果鴨肉..等),以致於脾胃失和,氣機不暢,鬱久化熱,脾為水穀之海,氣血之源頭,功能統血而濡養四肢百骸,若其樞機不利則壅滯而內熱生;或因外受風邪,或夾雜燥熱之邪,客於皮膚,內外合邪而病,熱壅血絡則發紅斑,風熱燥盛,肌膚失養則皮膚發疹,搔之屑起,色白而癢。

若風邪燥熱之邪久羈,陰血內耗,奪津灼液則血枯燥而難榮於外(體內一切富有營養的液體不斷消耗)。所以根據其病理特點,將本病分為血熱和血燥兩種類型。若血熱熾盛或外受毒熱刺激,蒸灼皮膚,則可出現全身潮紅,形寒身熱,肌膚燥竭,鬱火流竄,積滯肌膚,即可形成乾癬紅皮症(全身通紅並且脫皮,全身的大部分地方,包括臉、頭皮、手腳及前胸後背都受到影響)。

乾癬臨床上可見皮膚病灶呈現紅色斑塊,合併銀色鱗屑脫落,病灶呈現紅斑,丘疹,斑塊或鱗屑,可局限於一處或多處,

血熱型:相當於乾癬進行期。皮疹發生及發展比較迅速,泛發潮紅,新生皮疹不斷出現,鱗屑較多,表層易於剝離,底層附著較緊,剝離後有篩狀出血點,基底浸潤較淺,自覺痛癢明顯,當伴有口乾舌燥,大便秘結,心煩易怒,小便短赤等全身症狀,舌質紅絳,舌苔薄白或微黃,脉弦滑或數。治宜清熱涼血活血,處方用涼血活血湯。

血燥型:相當於乾癬靜止期,病程日久,皮疹呈硬幣狀或大片融合,有明顯浸潤,表面鱗屑少、附著較緊,強行剝離後基底出血點不明顯,很少有新鮮皮疹出現,全身症狀多不明顯,舌質淡,舌苔薄白,脉沉緩或沉細。治宜養血潤膚,活血散風,處方用養血解毒湯。

除了內服中藥,可再加上外敷中藥膏,以提高療效。

arrow
arrow

    sun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