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1)疼痛的物質基礎是人,它與人體的個體差異有關

《靈樞‧論勇篇》中記載:夫忍痛與不忍痛者皮膚之薄厚,肌肉之堅脆緩急之分也,非勇之謂也。《靈樞‧論痛篇》認為:人之骨強筋弱,肉緩皮膚厚者耐痛。堅肉,薄皮者不耐針石之痛。《內經》指出疼痛的物質基礎是人,闡明人體對疼痛的耐受性與人體的組織結構、個體差異有關。臨床上不同的人,患同樣的疾病,疼痛的反應程度不同。所以不能以疼痛的表現程度來判定疾病的輕重。

2)不通則痛

《素問‧舉痛論》對疼痛的論述比較詳盡,它首先提出了疼痛的總病機,帝曰:願聞人之五臟卒痛何氣使然?岐伯對曰:經脈流行不止,環周不休,寒氣入經而稽遲,運而不行。客於脈外則血少,客於脈中則氣不通,故卒然而痛。指出了人體在正常的生理活動中,經脈氣血應該流行不止,環周不休。如果遭受外邪侵襲, 就會造成氣血鬱阻不通,氣血攻衝發生疼痛。《素問‧舉痛論》列舉的十四種不同類型的疼痛,雖然重點論述的是五臟卒痛,但也同時提出了中醫對疼痛認識的理論基礎-不通則痛。而《素問‧六元正紀大論》列舉的五種鬱證以及對疼痛的論述,都圍繞不通二字。李東垣《醫學發明》指出:痛隨利解,當通其經絡,則疼痛去矣。諸如頭痛,當歸、細辛、川芎之類通之,則無所凝滯,即痛隨利解。葉天士也說過:痛為脈中氣血不和也。根據歷代醫家的看法,不通有以下說法

不通是指經氣不通。由於邪犯經絡,或因寒凝,或因氣滯,或因痰阻,或因血瘀而致經絡閉阻,經氣不通,營衛凝滯,陰陽之氣相搏,氣血逆亂而發生疼痛。也可由於邪客於臟,臟氣逆亂,陰陽之氣不相順接,臟器功能失調,經氣攻衝而發生疼痛。不通,也指腑道不通;臟象學說認為六腑實而不滿,以通為用,如果邪居腑道,或由於氣滯,或由於痰濕,或由於積滯血瘀,或由於燥屎、蟲結、水聚、結石等,使腑道不通,當降不降,該行不行,實而為患,發生病痛。不通指經絡本身發生病變,失去正常功能經絡學說指出,人體經脈,應該分佈均勻,舒展自如。如果邪犯經絡,就會造成經脈攣縮拘急,牽引作痛。

3)不榮則痛

王海藏在《此事難知》中指出,東垣所言:諸痛為實,丹溪也談過痛忌補氣,他們是在強調疼痛以實証居多而在臨床上痛證屬虛者也常見。《素問‧臟氣法時論》指出心病者……虛則胸腹大脅下與腰相引而痛,《靈樞‧五癃津液別論》指出髓液皆減而下,下過度則虛,虛故腰背痛而脛酸,《靈樞‧陰陽二十五人》指出血氣皆少,則喜轉筋,踵下痛,《素問‧舉痛論》也提到客於脈外則血少,寒氣客于背俞之脈則脈泣,脈泣則血虛,血虛則痛。以上所言,張景岳詮釋:心主血脈,血虛則不能養筋骨,故腰膝相引而痛。張志聰的詮釋則是轉筋踵下痛者,是血氣少,不能榮養筋骨也。張景岳又說,丹溪曰:諸痛不可補氣,此謂邪實氣滯者當避之,而曰諸痛皆然則謬矣,不可執此辭也。凡屬諸痛虛者,不可以不補也。從以上《內經》經文及諸家論述中可知,虛,也是疼痛的病機之一,不榮則痛。

諸如髓海不足之腎虛頭痛,腎精虧耗之腰痛,胃陰虛之胃脘痛,肝血虛之脅痛,血虛筋骨失養之肢節痛皆屬此範疇。對於不榮則痛的治療當然是以補為主。

4)疼痛的部位

根據中醫臟象學說,人體皮肉筋骨,四肢百骸,五官九竅,分屬於各個臟腑經絡。因此根據疼痛發生的部位,可以辨識病變在何經何臟,為治療提供依據。例如脅肋與少腹相引而痛為寒氣客於厥陰之脈。因為厥陰經脈循行脅肋及少腹,又如頭痛,痛在前額多屬陽明經,痛在兩側多屬少陽經,痛在項背多屬太陽經,痛在巔頂多屬厥陰經。疼痛的部位是固定還是遊走,對辨證也有意義,痛處固定應考慮屬寒凝痰聚,或局部血瘀,痛為遊走性多屬風邪為患或是氣逆。

5)疼痛的性質

對疼痛性質的辨識,有助於病證性質的瞭解。一般來說,不同病證的疼痛,有其不同的特點,疼痛得溫而減者屬寒,反之則為熱,按之痛減為虛,拒按或按之痛劇或按之痛不減為實,或病位較深,暴痛多屬實屬寒,久痛多為虛或屬血分,刺痛多屬血瘀,掣痛多屬風寒,脹痛多屬氣鬱或積滯,隱痛綿綿多見於久病虛寒。

6)治療

歷代醫家認為痛證應以虛實為綱,將其分為虛痛和實痛兩大類,實痛者因不通則痛,虛痛者因不榮則痛,是一切痛證產生的基本病機。一般原則為不通者通之,不榮者榮之,痛即可解。通之榮之,又當結合病因辨証,並參以疼痛的部位、性質,祛邪以通之,扶正以榮之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un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